想要有一個幸福的家?
2017-09-01 10:02:17
教育孩子是每個爸媽都要學習的技能,但是很多新手爸媽對于育兒經并沒有什么了解,很多父母表示并不是很懂孩子。
從而覺得教育孩子無從下手,從而錯過了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,讓孩子的成長慢人一步。
為了幫助更多的家長更好的教育孩子,小編特地總結了九個育兒道理,幫助家長了解育兒,為家長們提供育兒思路。
1.把孩子放在第一位
很多新手爸媽都是在職父母,工作和孩子常常不能兩全,從而感到心理的壓力會比較大。
但是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,只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,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,不僅能夠感悟更多的生活真諦,還會讓整個家庭變得更幸福。
2.不要完全犧牲自我
把孩子孩子第一位,并不是說父母的一切都是孩子。不少家長把孩子看成唯一的希望,甚至放棄自己的愛好、事業、社交等等。
然而美國瑪麗華盛頓大學佐教授發現,這些犧牲自我的家長對生活的滿意度很低,這樣的犧牲會導致對孩子的高要求,從而使整個家庭的幸福感都降低。
3.調皮的孩子更快樂
很多新父母面對寶寶的苦惱、頑皮、搗蛋等無所適從,認為孩子是“小惡魔”。
然而據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尼爾森教授研究發現,孩子給父母帶來的快樂遠多于疼苦,因此熊孩子其實是快樂的“小天使”,擺正心態就能體會到更多的幸福與快樂。
4.關愛不等同于溺愛
有些父母認為,愛就是成天圍著孩子轉,把孩子當成所有。
美國瑪麗華盛頓大學的西弗林教授認為,無微不至的關愛會讓孩子更容易抑郁,自理能力差,家長應該適度放手,讓孩子自己學會解決問題,不要去溺愛孩子,孩子需要成長。
5.避免嚴厲的批評
在教育孩子孩子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嚴厲的批評。
你的一次過激的指責,可能給孩子形成一輩子的心理陰影,孩子的幼小的心靈是非常脆弱的,當孩子犯錯時,應該以教育誘導為主,讓孩子明白道理更重要。
6.親子互動更快樂
很多家長不知道怎么與孩子進行互動,其實最簡單的親子互動就是和孩子一起做家務。
美國密蘇里大學的戈爾文研究指出父母與孩子一起做家務,會讓孩子更容易變得快樂,有的時候簡單而有意義的陪伴就會讓整個家庭充滿幸福感。
7.規律作息要做好
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凱利教授在調查了1.1萬名兒童發現,3歲時就作息不規律,會導致閱讀能力、計算、記憶力低下,空間意識、思維邏輯意識薄弱。
因此越早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,越有利于孩子各項能力的提高。
8.鍛煉孩子很重要
運動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,不要因為孩子小就把他保護起來,不讓他做任何運動。
其實孩子越早接觸運動就成長的越健康,愛運動的孩子會長的高,各方面的身體素質也會更好。
9.心靈溝通是關鍵
父母在教育孩子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與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,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干凈的、純粹的。
只要你能走進他的心里去,傾聽孩子的心聲,就能知道孩子想要什么,你該做什么,父母應該是孩子的心靈導師。